集采药品耗材、国谈药回款难问题,全部破解时间将至。
医保直接结算推进提速,集采内回款效率迎来突破
根据国家医保局要求,2025年全国基本实现集采药品耗材、国谈药的直接结算,2026年全国全面实现集采药品耗材、国谈药的直接结算。
当前已进入8月末,距离“全国全面实现集采药品耗材、国谈药直接结算”的最终目标时限已进入关键冲刺阶段,各项配套工作推进节奏明显加快。
近日,2025年全国医疗保障工作年中座谈会在陕西召开,会议要求,逐步扩大医保基金对医药机构即时结算范围。
从阶段性成效来看,截至6月底,全国超90%的统筹地区实现即时结算,拨付时限压缩至申报后20个工作日内。与此同时,医保基金对医药集采企业直接结算推进同样成效显著,平均结算周期压缩至30天以内。
据赛柏蓝观察,截至目前,全国已有多个省份及统筹地区率先响应国家要求,发布了针对医保与医药企业直接结算的地方性实施细则或推进方案。
8月27日,重庆市医保局发布《关于开展医保与医药企业直接结算药械货款有关工作的通知》的政策解读,重庆药品交易所每月1日提供上月待支付货款数据,医疗机构于每月5日前完成上月待支付货款并直接结算数据确认。这一政策自9月15日起执行。
8月26日,天津市医药采购中心发布《关于药品、医用耗材集采中选品种2025年第8期直接结算》的通知,要求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在8月27日-8月30日24:00完成本期待结算明细表网上确认;8月31日—9月3日12:00,经营企业完成本期待结算明细表网上确认。
从地方反馈的实效来看,不少省份已明确体现出回款速度加快的积极变化。
例如,自5月以来,浙江省药械采购平台设置集采品种和国谈药品结算专区,至6月30日,1182家医保定点机构完成结算金额近58亿元,按时结算率99.90%,其中1136家实现100%按时结算;江苏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自今年1月以来,开展医保基金即时结算改革试点,医保基金结算缩短到一个工作日,日均现金流增加200万元,到目前已累计拨付1.5亿元。
不过,行业反馈呈现明显差异化特征,集采内药品回款改善显著,但集采之外的普通药品仍陷“回款难、回款慢”困境。
黑龙江一医药商业企业人士向赛柏蓝表示,相较于一年前,其手上集采药品的回款已基本追回,“主要是政策压力传导到位,且集采药品本身货款规模相对可控,因此回款速度明显加快”,但该人士同时指出,集采范围之外的普通药品,回款难、回款慢的压力依然较大,成为当前结算改革尚未完全覆盖的领域。
集采外药品回款难仍是长期痛点,多因素叠加影响回款周期
事实上,药品回款难一直是行业长期存在的核心痛点。从医院的资金压力、医保结算的滞后性到流通环节的层层垫付以及企业自身的管理问题多重因素叠加下,回款周期不断拉长。
集采之外药品的回款不适用集采的“统一回款周期”,而是由参与方通过合同约定,医院或商业公司未按合同约定时间付款,药品入库数量、破损理赔、发票问题导致付款金额与约定不符以及药品配送延迟、质量问题与回款挂钩等问题均会影响回款进度。
从行业数据与企业现状来看,这一痛点仍未得到根本缓解。商务部《2023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明确指出,“医疗机构拖欠药品批发企业货款问题仍未改善”“药品批发企业资金压力和财务费用负担日益加重”。
具体数据显示,2023年药品批发企业对医疗机构的应收账款回款天数达152天,较2022年增加2天,已接近近5年最高值(153天)。
而2025年半年报数据进一步印证,部分医药企业因非集采药品回款滞后、市场竞争加剧及自身管理漏洞,回款压力较往年显著提升,现金流承压成为普遍挑战。
“大家都在关注汽车行业应收账款周期长的问题,谁来关注关注下医疗行业的应收账款,感觉比汽车行业的更长。“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留言。
8月初,金域医学在上证e互动平台介绍,其内部成立了应收账款催款工作组。东方财富网数据显示,金域医学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2020年的93天增长到2025年一季度的近268天。
金域医学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22.7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194.60%,其认为主要原因包括部分应收账款回款周期延长,导致产生信用减值损失金额较大,报告期计提信用减值损失27247.47万元等。
塞力医疗则在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亏公告中表示,其正处于战略转型,着力推动传统医疗供应链服务向医疗智能化转型升级,加上行业政策的影响,部分客户应收账款回款时间过长,部分业务到期后未做续约安排,致使营业收入及毛利出现一定幅度下降。
目前来看,医保直接结算的加速推进,已经为集采药和国谈药搭建了快速回款的通道,但不可忽视的是,集采外的普通药品回款难题仍在。
接下来,药品回款如何实现从“集采内改善”到“全品类覆盖”的全面优化,仍是不小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