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寧的香港情緣

香港文匯網2025-10-18

(香港文匯網記者 張帥)享譽世界的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先生,因病於2025年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歲。楊振寧先生與香港,有着跨越半個多世紀的深厚情緣。

參加香港回歸盛典

「1997年7月1日清晨零時,我有幸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參加了回歸盛典。看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在『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的音樂聲中冉冉上升,想到父親如果能目睹這歷史性的,象徵中華民族復興的儀式,一定比我還要激動。」楊振寧在他編著的《曙光集》裏寫到。

1922年,楊振寧出生在安徽合肥,他的父親楊武之是安慶一所中學的教員,安慶當時也叫懷寧,便給他取名「振寧」,其中的「振」字是楊家的輩名,「寧」字是懷寧的意思。生於十九世紀末的楊武之一生貫徹「忠」與「厚」兩字,楊振寧說他一直記得父親曾給他寫下的一句話:每飯勿忘親愛永,有生應感國恩宏。

1996年,在一次演講中,當主持人介紹楊振寧於1957年獲得諾貝爾獎時,楊振寧立即舉手加了一句:「那時我持的是中國護照!」另一個細節也很能反映楊振寧骨子裏的忠厚愛國品質。香港中文大學很早就想授予楊振寧名譽博士學位,但楊振寧一直沒有接受,因為在1997年之前,授予儀式上有一個英國傳統,接受榮譽學位的人要到英國校監面前鞠躬,然後校監拿一根小棍子在接受者頭上敲一下,而楊振寧不願意對着英國人行禮。香港一回歸,校監變成了中國人,他便立即接受了名譽博士學位。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原所長陳方正這樣概括楊振寧的人生:「物理學的巨大成就僅僅是楊先生的一半,另外一半是他的中國情懷,兩者互為表裏,關係密不可分。」

在香港與家人團聚

楊振寧的妹妹楊振玉撰文回憶,上世紀六十年代,大哥楊振寧想念高齡的父母親,也想念二十多年未見面的弟弟妹妹,幾次和父母及弟妹團聚,地點都是在香港。

1964年,楊振寧與父親一家又在香港團聚。那時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剛剛爆炸成功,美國政府擔心楊振寧回中國,遂指使其香港領事館幾次三番打電話給他,說可以幫助他的父母及家人移民美國。但楊振寧幾乎是不假思索地答覆:「他們要回上海。」

1986年,他應邀擔任香港中文大學博文講座教授,1993—1998年與丘成桐聯合出任香港中文大學數學科學研究所創始所長,對香港的科學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因為經常訪問香港,他便把母親接去香港同他居住,一直到母親在1987年病逝於香港。

從香港募集資金資助中國學者赴美進修

1980年楊振寧在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設立「對華教育交流委員會」,從美國和中國香港地區募集資金,資助中國學者到美國進修。前後十餘年間,近百位學者受此資助赴美進修,成為後來中國科技發展的重要中堅力量。

原載於《中國現代科學家傳記》第三集的一批文章還記述,1983年楊振寧在香港創立中山大學高等學術研究中心基金會,自任基金會主席,八年以來基金會捐助中山大學1000多萬港幣,支持了中山大學近百項研究項目,並為中山大學建成一座研究大樓。

華裔物理學家崔琦在1998年獲得諾貝爾獎,楊振寧說這給他帶來了極大的歡欣。楊振寧認為,崔琦畢業於香港培正中學,而培正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培養了極多人才,為什麼一所中學在那樣困苦的經濟環境中能那樣成功,是值得深思的。這裏面原因很多,但是他認為一個重要原因是當時英國殖民政策有形無形地壓迫港人,激起家長們的憤恨,紛紛將子女送入中文中學,所以最好的幾所中文中學擁有當時最好的香港中學生。

與翁帆在香港留下美好記憶

據公開信息,2002年、2007年、2012年與2017年,香港中文大學分別為楊振寧舉辦了八十、八五、九十、九五華誕的相關慶祝活動。楊振寧並多次出席香港高校組織的學術交流活動,開講座,香港中文大學專門設立「楊振寧學術資料館」,收藏了楊振寧自1944年起撰寫的文章、信扎、手稿和著作 ,以及包括諾貝爾獎章在內的多個國際科學大獎獎品。

在香港,留下的還有楊振寧與妻子翁帆留下的美好記憶。翁帆在她與楊振寧合編的《晨曦集》增訂版後記裏講述,楊振寧先生第一次請她吃飯,就是在香港西貢郊區海灣邊上的一個港式餐廳。餐廳有一排圓桌沿着沙灘一字排開,沙灘窄而綿長,人與海是如此的近,可以聞到海水鹹鹹的味道。海灣裏常有人練習風帆,再遠一些有白色的遊艇點點,再遠一些有大大小小的島嶼。後來,這裏成為他們最愛去的地方。

「我們也喜歡開車一直南下,到香港島南面的石澳村看海。石澳的海邊有座小山,上山沿途可見巨大的岩石,海面廣袤無邊,景致相當壯闊。回程我們通常會經過赤柱和淺水灣。有時在赤柱的大排檔喝一杯冷飲,有時在淺水灣大酒店喝個英式下午茶。」翁帆寫到,香港的自然環境得天獨厚,就連沿途的自然風光也總是百看不厭。楊先生總說,在香港不開車的話會錯過太多的美好。而那些年,他們一起走遍了香港的山山水水。

相關閱讀:

楊振寧曾隔空對話鄧稼先:我懂你的「共同途」

責任編輯: 宋得書

(有片) 大角咀海面女子載浮載沉 昏迷送院搶救不治

2025-10-18

中大:楊振寧學術資料館在線系統已開放公眾學者研究人員瀏覽

2025-10-18

(有片)匯見論壇|餐飲業的十字路口:本地結業潮與內地品牌新勢力

2025-10-18

楊振寧的香港情緣

2025-10-18

党员干部齐动员 全力抢收保归仓——甘肃庆阳干群齐心协力做好粮食和农业生产工作

2025-10-18

湖南省“十四五”化学农药减量化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深化农药减量增效 加快农业绿色发展

2025-10-18

云南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30.2万公里

2025-10-18

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座谈会在黑龙江哈尔滨举行

2025-10-18

甘肃省农科院举办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对接会

2025-10-18

300余项优质乡村闲置资产推介“揽客” 大连市近郊文旅项目成投资新宠

2025-10-18

十五运会丨“全运会赛场‘黑马’太多,太难打了!”

2025-10-18

天文台:熱帶氣旋及季候風共同影響 下周中期市區跌至20度

2025-10-18

陳美寶冀增粵車南下名額 惟需考慮用家體驗、接待能力及車位配套

2025-10-18

香港科學院沉痛哀悼楊振寧 讚揚開創研究粒子物理學影響深遠

2025-10-18

謝展寰:明年成立「一帶一路」可持續綠色發展培訓中心 促進技術交流和成果轉移

2025-10-18

2025全国体育文化宣传推广活动走进海南校园

2025-10-18

延长停火在谈,巴阿边境又传爆炸声

2025-10-18

特朗普军事施压委内瑞拉 美议员强调战争须经国会授权

2025-10-18

日本维新会退出在野党阵营共选首相的协商

2025-10-18

延长停火在谈,巴阿边境又传爆炸声

2025-10-18

玻璃樽飛墮耀東邨幼稚園外 中年漢涉高空擲物被捕

2025-10-18

一艘移民船在希腊附近海域沉没致2死10伤

2025-10-18

古特雷斯提议将2026年联合国人员编制削减18.8%

2025-10-18

泽连斯基称愿意接受双边或三边会谈 特朗普称俄乌冲突应结束

2025-10-18

英国安德鲁王子放弃王室头衔

2025-10-18

特朗普见泽连斯基 排除美俄乌三方会

2025-10-18

消息人士称美乌总统闭门会谈气氛“紧张、尴尬”

2025-10-18

中国代表在格利永人权对话会呼吁落实全球妇女峰会成果

2025-10-18

柬埔寨遣返64名韩国网络诈骗嫌疑人

2025-10-18

香港人才庫添猛將 諾獎物理學得主加盟港大

2025-10-18

港澳平:厚植立會實踐基礎 展現高質量民主新風

2025-10-18

【學思行記】歷史的交織、法律的碰撞—香江與三晉的相遇

2025-10-18

全運會丨杨德强:香港賽區在有條不紊緊迫感中進入衝刺階段

2025-10-18

珍惜生命│疑照顧母親壓力爆煲 馬鞍山長徑村沙灘女子蹈海亡

2025-10-18

機場空運中心貨倉職員暈倒 昏迷送院不治

2025-10-18

獅子山男子疑飛墮200米懸崖身亡 直升機吊走遺體

202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