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答卷|以科技为笔,写好农业现代化的“首都答卷”

新华网2025-10-17

新华网北京10月17日电 题:以科技为笔,写好农业现代化的“首都答卷”

新华网 李亚

秋意渐浓,京郊田野间生机盎然。

从平谷金海湖畔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的活动现场,到昌平果园里疾驰作业的北斗导航割草机,再到密云温室中实时闪动的数字监测大屏,一场由科技驱动的农业实践,正在首都大地悄然展开。

当前,北京正深入落实《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关于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示范与生产服务体系作用的实施方案》,聚焦“两大平台”,推进“八项行动”落地实施——涵盖品种更新换代、土壤改良与质量提升、粮食单产提升、蔬菜产业升级、农产品品质及标准化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景观休闲农业及智慧农业提升,正绘就首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施工蓝图”。

“我们希望通过‘八项行动’的系统推进,把科技创新真正嵌入农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科技管理部门负责人表示,“以科技为笔,写好农业现代化的‘首都答卷’。”

随着2025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WAFI)在北京市平谷区举办,全球农业科技资源加速汇聚,创新成果在北京落地生根。从“农业中关村”的科技策源,到“种业之都”的成果转化,首都农业正以科技为核心驱动力,全力打造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新高地。

全球智慧聚平谷世界农科大会树标杆

2025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开幕式现场

金海湖畔,国际目光再次聚焦平谷。10月13日,2025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在北京平谷开幕。来自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0余位科学家、企业家、教育家共话农业未来。这场活动正在成为展示中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窗口。大会期间,现场发布了《中国农业大学神农大模型3.0》《农业中关村核心区发展2.0》等一系列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成果,农业中关村合成生物产业园正式揭牌。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付文阁表示,AI与生物科技的结合将深刻改变未来农业生产方式。WAFI大会促进了产学研互动,吸引国际资源与资本汇聚北京,为农业中关村的创新生态注入新动能。

从全球科技资源到地方成果落地,北京正以“平谷方案”打造全国农业科技创新标杆,让“农业中关村模式”成为推动农业强国建设的首都样本。

智慧园区落京郊科技催生农业新场景

如果说平谷区代表着“科技聚集地”,那么昌平区与密云区则是首都农业创新的“应用实践”。通过“八项行动”深入实施,科研院所、推广单位、生产主体联合发力,促进一批智慧农业园区正让科技成果从论文、实验室中走进田间地头,成为农业现代化最鲜活的注脚。

果农正在操控智能机器打药(新华网李亚/摄)

在昌平天汇园果园,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牵头整合各类资源,果树管理的“智慧化”正加速推进。过去,80亩果园割草需5人4天完成,如今一台北斗导航割草机、一名操作员,两天即可完成相同作业,效率提升一倍以上;打药环节实现自动化、精准化,人工成本压缩过半。园区还建设了长势监测站与气象墒情站,实时采集温湿度、光照、风速等环境数据,系统结合作物模型自动生成灌溉、防控方案,形成“感知—分析—决策—执行”的数字化闭环。

“以前靠经验种,现在靠数据种。”园区负责人说,“智能虫情监测和水肥一体化系统让果园更安全、更高产。”

在昌平天润园草莓合作社,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组织协调各方力量,促进草莓种植进入了“数字时代”。园区通过数字菜田系统实现环境实时监测与精准调控,依托补光、降温和基质优化技术,实现了草莓的全年稳定供应。与此同时,园区建立了全程绿色防控体系,从源头保障果品品质。“圣诞红”“粉玉2号”等高品质草莓已形成品牌化、标准化种植格局。

“我们希望通过智能监测、数据建模,让草莓‘四季常红’。”园区负责人说。

园区工作人员正在通过手机App操控设备运转(新华网李亚/摄)

而在密云和合园种植合作社,智慧农业建设正从单项技术迈向系统集成。园区依托北京市数字农业农村促进中心,率先落实“八项行动”中的智慧农业提升行动,搭建覆盖种植、仓储、销售、追溯等环节的数字化综合管理平台,实现“人财物产供销”一体化运营。

温室智能控制系统可根据传感数据自动调节卷膜、光照、环流风机等设施;水肥药一体化装备实现节水、节肥、节药;农产品溯源系统助力实现全流程质量追溯。

值得关注的是,和合园建设的“数字+农业信息服务分中心”正在打通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通过“农爱问”智能问答平台,园区可实时对接科研院所专家资源,获取生产技术指导、市场价格信息与茬口安排建议,让数字化服务从屏幕直达农田。

从“智慧果园”到“数字菜园”,再到“智能温室”,形成了立体互联的示范格局,成为首都农业科技创新的“前哨阵地”,也为“农业中关村”与“种业之都”的建设提供了生动样本。

协同创新强引擎双轮驱动助发展

科技创新的价值,最终要在大地上生根开花。未来五年,北京将不断完善科技服务体系与成果转化机制,让创新真正成为驱动首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源动力。

北京以“农业中关村”与“种业之都”双轮驱动为战略抓手,通过“八项行动”统筹全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既打造了全球农业科技资源汇聚的“创新高地”,也构建了全域协同的“产业生态”。“农业中关村”1个核心区+7个辐射区的错位发展格局,提升了科技创新效能;“种业之都”支撑创新主体不断释放活力,驱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二者相互赋能、协同共进,不仅让北斗导航、数字监测、生物育种等技术走进田间地头,更让“靠数据种”“靠科技产”成为京郊农业的新常态。​

未来,随着创新机制的不断完善、协同网络的持续升级,北京将继续以科技为笔,在首都农业的广袤土地上,书写出农业现代化的“首都样本”,为建设农业强国注入源源不断的“北京力量”。

(有片) 大角咀海面女子載浮載沉 昏迷送院搶救不治

2025-10-18

中大:楊振寧學術資料館在線系統已開放公眾學者研究人員瀏覽

2025-10-18

(有片)匯見論壇|餐飲業的十字路口:本地結業潮與內地品牌新勢力

2025-10-18

楊振寧的香港情緣

2025-10-18

党员干部齐动员 全力抢收保归仓——甘肃庆阳干群齐心协力做好粮食和农业生产工作

2025-10-18

湖南省“十四五”化学农药减量化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深化农药减量增效 加快农业绿色发展

2025-10-18

云南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30.2万公里

2025-10-18

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座谈会在黑龙江哈尔滨举行

2025-10-18

甘肃省农科院举办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对接会

2025-10-18

300余项优质乡村闲置资产推介“揽客” 大连市近郊文旅项目成投资新宠

2025-10-18

十五运会丨“全运会赛场‘黑马’太多,太难打了!”

2025-10-18

天文台:熱帶氣旋及季候風共同影響 下周中期市區跌至20度

2025-10-18

陳美寶冀增粵車南下名額 惟需考慮用家體驗、接待能力及車位配套

2025-10-18

香港科學院沉痛哀悼楊振寧 讚揚開創研究粒子物理學影響深遠

2025-10-18

謝展寰:明年成立「一帶一路」可持續綠色發展培訓中心 促進技術交流和成果轉移

2025-10-18

2025全国体育文化宣传推广活动走进海南校园

2025-10-18

延长停火在谈,巴阿边境又传爆炸声

2025-10-18

特朗普军事施压委内瑞拉 美议员强调战争须经国会授权

2025-10-18

日本维新会退出在野党阵营共选首相的协商

2025-10-18

延长停火在谈,巴阿边境又传爆炸声

2025-10-18

玻璃樽飛墮耀東邨幼稚園外 中年漢涉高空擲物被捕

2025-10-18

一艘移民船在希腊附近海域沉没致2死10伤

2025-10-18

古特雷斯提议将2026年联合国人员编制削减18.8%

2025-10-18

泽连斯基称愿意接受双边或三边会谈 特朗普称俄乌冲突应结束

2025-10-18

英国安德鲁王子放弃王室头衔

2025-10-18

特朗普见泽连斯基 排除美俄乌三方会

2025-10-18

消息人士称美乌总统闭门会谈气氛“紧张、尴尬”

2025-10-18

中国代表在格利永人权对话会呼吁落实全球妇女峰会成果

2025-10-18

柬埔寨遣返64名韩国网络诈骗嫌疑人

2025-10-18

香港人才庫添猛將 諾獎物理學得主加盟港大

2025-10-18

港澳平:厚植立會實踐基礎 展現高質量民主新風

2025-10-18

【學思行記】歷史的交織、法律的碰撞—香江與三晉的相遇

2025-10-18

全運會丨杨德强:香港賽區在有條不紊緊迫感中進入衝刺階段

2025-10-18

珍惜生命│疑照顧母親壓力爆煲 馬鞍山長徑村沙灘女子蹈海亡

2025-10-18

機場空運中心貨倉職員暈倒 昏迷送院不治

2025-10-18

獅子山男子疑飛墮200米懸崖身亡 直升機吊走遺體

202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