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脚拉上广生堂成立新公司;后脚与中金资本、漳州国资等8家企业共投资10亿元设立合伙企业。
片仔癀连落两子
企查查数据显示,10月13日、10月14日,中药龙头片仔癀接连参与成立两家新公司——广生合癀(漳州)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生合癀”)、中金(漳州)医疗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中金医疗”)。
广生合癀注册资本5000万元,由片仔癀旗下福建片仔癀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持股49%)和福建广生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持股51%)共同出资设立,经营范围包括,药品批发、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食品销售等。
这场合作的底层逻辑是双方在肝病赛道的高度互补。
广生堂成立于2001年,公司主营业务聚焦在乙肝、肝癌、肝纤维化等肝病领域,其中丙酚替诺福韦、替诺福韦、恩替卡韦、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均被纳入2024年国家医保目录。广生堂全资子公司中兴药业是国内较大的水飞蓟制剂(一类天然植物保肝药)生产企业之一。
在中成药方面,广生堂似乎显得较为薄弱,其拥有茵白肝炎胶囊、茵白肝炎颗粒等中成药注册批件,不过基本暂未销售;中兴药业虽有益肝灵片、复方益肝灵片等中成药在售,但销售占比很小。
广生堂这些“沉睡”的中成药批件,或许未来能被片仔癀“唤醒”,并带来新的增长空间。同时,广生堂的化药和保健品也能联合片仔癀中药产品,构成强大的“保肝”矩阵。
新公司掌舵人为郭晓阳。企查查资料显示,郭晓阳不仅是广生堂和中兴药业的监事,其商业版图涉及的11家企业主要集中在广告与传媒行业。这一背景为新公司的市场运作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或许能够利用其在品牌传播与渠道推广上的专长,开拓大健康领域的消费级肝病医药产品市场。
如果说广生合癀的成立是片仔癀聚焦“保肝”赛道的新布局,那么参与中金医疗,则是其通过资本运作实现“强身”、拓展大健康版图的体现。
中金医疗由片仔癀旗下漳州片仔癀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漳州片仔癀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联合中金资本运营有限公司以及漳州多家国资平台等8家企业共同设立,注册资本10亿元。片仔癀投资管理和片仔癀资产经营认缴出资各2亿元。
该基金由中金资本担任执行事务合伙人,经营范围聚焦医疗大健康领域,涵盖中医药、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日化美妆和康养大健康等相关产业,包括但不限于片仔癀产业链项目、片仔癀产业园以及招商引资落地漳州的项目。
生存策略之“抱团取暖”
2025年上半年,片仔癀以53.79亿元的营收位居中药企业第七名,但这背后也隐藏着业绩增长的短期焦虑。
片仔癀核心肝病用药贡献超半数营收,但9.7%的同比增速相较于2024年全年18.98%的增长有所放缓。
成本是无法忽略的影响因素,2025年上半年,其肝病用药营业成本增加52.98%。此外,叠加心脑血管业务营收同比下滑71.04%,导致公司营收同比下降4.81%,利润也同比减少16.22%至14.42亿元。
片仔癀在2024年年报中表示,将重点布局中药创新药、化药创新药、经典名方及高质量仿制药的开发,扩充产品管线,积极布局大健康产品。目前看来,这一计划在逐步兑现。
广生堂则处于亏损状态,2021年-2025上半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607.63万元、-1.32亿元、-3.54亿元、-2.00亿元、-7083.78万元。
广生堂解释道,主要因创新药研发投入加大,以及公司抗乙肝病毒药物受国家集采影响,收入持续下降。虽多年亏损,但广生堂在创新药上的突破,如GST-HG141进入III期临床,并获突破性治疗认定,这让资本市场一度看好。
9月9日,广生堂还发布定增公告,拟募集近10亿元资金,其中计划5.98亿元用于创新药研发项目的同时,也为“中药传统名方产业化项目”留出8849.05万元的份额。10月15日,广生堂股票触及涨停,涨停价122.65元,涨幅18.8%。
2025年上半年,医药工业整体下行压力较为显著。A股医药工业上市公司整体营收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下降5.5%和14.3%。在九大子行业中,中成药与中药饮片的营收和利润增速下滑最为明显。
在这一背景下,抱团发展不失为一个值得尝试的路径。
从8月云南白药斥资6.6亿元收购聚药堂,布局北方市场、加强对上游中药饮片管控;到9月江中药业计划高溢价收购精诚徽药,整合中药补益类品种;再到10月片仔癀与广生堂合作成立新公司,中药企业正通过资本运作的手段逐步提升市场集中度。
附:2025年上半年中药药企营收TOP50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