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觉行动实现“粮食节约人人有责”

经济日报2025-10-16

“粮食节约,人人有责”,这不只是一句口号。我们应将粮食节约内化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不仅要守护碗中的粮食,更要守护一个更可持续、更加公平、更加安全的未来。

粮食节约减损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10月16日,2025年世界粮食日暨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在北京启动。今年世界粮食日全球活动主题为“手拉手共倡多样美食,聚合力同创美好未来”;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主题为“粮食节约 人人有责”,两者主题相互呼应。这再次提醒我们,只有每个人行动起来,把粮食节约减损融入日常生活,以每个人的点滴努力汇聚成全社会的磅礴合力,我们才能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稳更牢。

从田间到餐桌,粮食“跑冒滴漏”存在于生产、收获、储存、运输、加工、消费等每一个环节中,餐饮浪费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在消费观念上,尤其在商务宴请、婚丧嫁娶等场合,“面子”常常凌驾于“节约”之上。主人为显热情,常常超量点餐,餐后顾虑形象不愿意打包,导致大量食物直接被丢弃,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在家庭消费中,一些家庭因为采购计划不周,一次性囤积过多,常使食物因过期或变质而被迫丢弃;烹饪时全凭经验,缺乏计量,也容易产生大量厨余。在餐饮服务端,餐饮行业引导与管理仍显不足,有的餐厅菜单设计不合理,菜品分量单一,缺乏半份菜、小份菜选项;有的餐厅在促销时鼓励过度消费,餐后主动提供打包服务的意识也不够强。每一粒粮食都凝结着自然的馈赠与劳动者的心血。肆意浪费粮食,不仅是对耕耘者的不尊重,更是对社会资源的不负责任。

减少粮食损失浪费,关乎粮食安全,更关乎我们的未来。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2024年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实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但供需仍长期处于紧平衡,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每年仍需要大量进口以稳定供应。必须认识到,每一粒粮食的诞生,都会大量消耗耕地资源、水资源以及脆弱的生态环境,加剧气候变化。在资源和环境双重约束下,通过传统方式实现粮食持续增产的难度越来越大。减少粮食损失浪费,等同于开发“无形良田”,实现“绿色增产”,不仅能减少对土地和水资源的索取,还能为生态修复留出喘息空间。这是我们每个人对环境可持续性应尽的一份责任。

减少粮食损失浪费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十四五”时期,我国持续推进粮食节约行动,摒弃以往粗放式发展方式,加快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全链条节约减损成效显著。据有关部门调查测算,近3年,粮食储存、加工、运输环节年均损失量约占当年粮食产量的2%。其中,农户储粮损失率降至3%,粮库储粮周期内综合损失率控制在1%以内;粮食运输损失率降低至0.8‰;粮食加工损失率降低至0.8%。面向未来,应强化科技赋能,全面推广新装备、新技术、新工艺,切实减少田间采收损耗,提升产后烘干能力,引导农户科学储粮,加快建设高标准仓储设施,完善粮食物流网络与基础设施。发展适度加工与精深加工,提高粮食资源综合利用率与产品附加值,构建更加节约、高效、可持续的粮食产业体系。

减少粮食损失浪费,关键在于转变观念。应积极倡导营养均衡、科学合理的饮食方式,鼓励居民优化膳食结构,例如,增加全谷物食品的摄入,少吃油、吃好油,吃得更科学、更营养、更健康。每个人都可以做到采购有计划、储存有方法、烹饪控分量、就餐按需取、剩饭剩菜巧处理。外出吃饭,理性点餐,吃不完就打包。餐饮企业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优化菜单设计,提供小份菜、半份菜选择,明示菜品分量,引导顾客适量点餐,优化自助餐取餐规则,提供环保打包服务。相关部门也需加强制度保障,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与标准体系,强化监管力度,探索建立餐饮浪费的约束与惩戒机制。

“粮食节约,人人有责”,这不只是一句口号。我们应将粮食节约内化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不仅要守护碗中的粮食,更要守护一个更可持续、更加公平、更加安全的未来。

(有片) 大角咀海面女子載浮載沉 昏迷送院搶救不治

2025-10-18

中大:楊振寧學術資料館在線系統已開放公眾學者研究人員瀏覽

2025-10-18

(有片)匯見論壇|餐飲業的十字路口:本地結業潮與內地品牌新勢力

2025-10-18

楊振寧的香港情緣

2025-10-18

党员干部齐动员 全力抢收保归仓——甘肃庆阳干群齐心协力做好粮食和农业生产工作

2025-10-18

湖南省“十四五”化学农药减量化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深化农药减量增效 加快农业绿色发展

2025-10-18

云南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30.2万公里

2025-10-18

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座谈会在黑龙江哈尔滨举行

2025-10-18

甘肃省农科院举办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对接会

2025-10-18

300余项优质乡村闲置资产推介“揽客” 大连市近郊文旅项目成投资新宠

2025-10-18

十五运会丨“全运会赛场‘黑马’太多,太难打了!”

2025-10-18

天文台:熱帶氣旋及季候風共同影響 下周中期市區跌至20度

2025-10-18

陳美寶冀增粵車南下名額 惟需考慮用家體驗、接待能力及車位配套

2025-10-18

香港科學院沉痛哀悼楊振寧 讚揚開創研究粒子物理學影響深遠

2025-10-18

謝展寰:明年成立「一帶一路」可持續綠色發展培訓中心 促進技術交流和成果轉移

2025-10-18

2025全国体育文化宣传推广活动走进海南校园

2025-10-18

延长停火在谈,巴阿边境又传爆炸声

2025-10-18

特朗普军事施压委内瑞拉 美议员强调战争须经国会授权

2025-10-18

日本维新会退出在野党阵营共选首相的协商

2025-10-18

延长停火在谈,巴阿边境又传爆炸声

2025-10-18

玻璃樽飛墮耀東邨幼稚園外 中年漢涉高空擲物被捕

2025-10-18

一艘移民船在希腊附近海域沉没致2死10伤

2025-10-18

古特雷斯提议将2026年联合国人员编制削减18.8%

2025-10-18

泽连斯基称愿意接受双边或三边会谈 特朗普称俄乌冲突应结束

2025-10-18

英国安德鲁王子放弃王室头衔

2025-10-18

特朗普见泽连斯基 排除美俄乌三方会

2025-10-18

消息人士称美乌总统闭门会谈气氛“紧张、尴尬”

2025-10-18

中国代表在格利永人权对话会呼吁落实全球妇女峰会成果

2025-10-18

柬埔寨遣返64名韩国网络诈骗嫌疑人

2025-10-18

香港人才庫添猛將 諾獎物理學得主加盟港大

2025-10-18

港澳平:厚植立會實踐基礎 展現高質量民主新風

2025-10-18

【學思行記】歷史的交織、法律的碰撞—香江與三晉的相遇

2025-10-18

全運會丨杨德强:香港賽區在有條不紊緊迫感中進入衝刺階段

2025-10-18

珍惜生命│疑照顧母親壓力爆煲 馬鞍山長徑村沙灘女子蹈海亡

2025-10-18

機場空運中心貨倉職員暈倒 昏迷送院不治

2025-10-18

獅子山男子疑飛墮200米懸崖身亡 直升機吊走遺體

202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