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亮相武汉——观器物之美 品长江之韵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10-15

本报记者 田豆豆 文/图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10月15日第07版)

明代镶红宝石金冠(南京市江宁区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藏)。

春秋时期龙凤纹玉龙(南阳文物保护研究院藏)。

战国时期透雕凤鸟斗蛇瑟座(荆州博物馆藏)。

春秋时期青铜神兽(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从玉之温润,到瓷之典雅,从漆之明艳,到金之璀璨……长江文明,源远流长;器物之美,震撼人心。

9月下旬,“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在湖北武汉盘龙城遗址博物院开展。作为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的重要展览,来自湖北、湖南、浙江、江苏、四川、重庆等9省市30多家文博单位的160件(套)文物精品汇聚于此,集中展现了长江文明的美学风格及其发展流变的历史脉络。

展览按玉器、漆木器、青铜器、金银器、陶瓷器五大器类,分为“琼琚凝华”“漆韵流光”“钟灵彝秀”“浮光跃金”“土火之艺”5个单元,系统梳理了长江流域从新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器作工艺特色与艺术成就,呈现古代长江文明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地位。

造型灵动,折射文化信仰

距今5300年—4300年左右的良渚文化是新石器时代长江流域代表性文化之一,良渚文化的一大特点是玉器造型精美、种类繁多。三叉形器是良渚文化中独特的玉器,迄今为止仅在良渚文化中心地区的大型墓葬中有少量出土,十分稀有珍贵。

此次展览的第一件文物是浙江余杭瑶山遗址出土的兽面纹三叉形器。它三叉平齐,底端呈圆弧形,正面主体以流畅的线条刻画兽面纹,三叉上端分别刻有3组羽毛纹饰。兽面有一对圆形的大眼睛、长条形的鼻子和微笑般的弧形大嘴。此器出土于良渚文化贵族男性墓葬,应作为发饰使用,其造型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据介绍,兽面纹在古代玉器、陶器、青铜器等各类器物中广泛应用,有着吉祥守护、权力标识等多重寓意。

奔流不息的长江滋养了沿岸的居民,孕育了璀璨绚烂的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长江文明的重要内涵,体现在一件件瑰玮奇丽、充满生命力的文物中。

楚文化是先秦时期长江文化的代表,以红、黑为主色调的漆木器是楚文化的典型器物。此次展出的战国时期透雕凤鸟斗蛇瑟座为湖北荆州博物馆藏漆器精品,通体髹黑漆,并用红、黄二色彩绘花纹,雕工精细,凤鸟与蛇造型灵动、栩栩如生。精美的漆木器不仅展示了楚人的工艺水平,也体现了他们的精神信仰。凤鸟嘴衔蛇尾、爪握蛇头,颇具力量和动感,既表现了鸟蛇争斗的自然场景,也反映了楚人对凤鸟的尊崇。

精工细作,凝结美学追求

楚文化中的凤鸟崇拜,黄河文化对龙的信仰,均历史悠久、内涵丰富。龙凤结合,意味着中华文明百川归海、融合统一。

来自河南南阳的一对龙凤纹玉龙,刻画了龙凤呈祥的美好图景。这对春秋时期的玉器,由一块黄色透闪石精雕细刻而成,雕镂完成后对剖为二。其图案构思奇巧,中有一龙,玉龙边缘刻出5个凤首,龙凤之间祥云盘绕,构图和谐,色泽温润。

同样来自河南南阳的青铜神兽,以其独特的外观和精巧的工艺,令参观者赞叹不已。神兽为龙首、蛇颈、虎身、龟足、豹尾,双目圆睁,牙齿锋利,给人以既凶猛又可爱的印象。头部以6只小龙构成角,背部还攀附着一只小兽,整体造型十分灵动。它是楚文化艺术风格的突出代表,反映了楚人丰富而浪漫的想象力,也展示了古代工匠高超的青铜铸造技艺,堪称春秋时期楚国青铜器的巅峰之作。

来自江西景德镇的瓷器精品同样展示了古人的匠心。红、黄、蓝、绿四色瓷瓶并排摆放,鲜艳的色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清光绪年间景德镇御窑生产的郎窑红观音尊,红得庄重、红得透亮。郎窑红,又称郎红,是名贵的传统红釉之一。郎窑红的烧制条件非常苛刻,不仅需要1300℃以上的高温,器物在窑中摆放的位置、燃料的挑选、熄火的时机也十分讲究,每个细节造成的微小差异都会影响釉色和成品质量。不知经历了多少次失败,才成就了这些传世精品。

不论是华丽的金玉,还是雅致的瓷器,每一件艺术珍品的背后,都凝结着古人对美的孜孜以求、对工艺的精益求精。

物画相映,再现古人生活

器物是了解古人生活最直观的载体。杯盘鼎镬,用于古人的一日三餐;玉佩金饰,装点着古人的服装发型。一些器物上还有图案,直接表现了古人的生活场景。策展人将文物置于古代绘画背景中,二者相互印证,相映成趣。

来自荆州博物馆的猪形酒具盒为战国时期漆木器佳作,呈双头猪造型,憨态可掬,纹饰精美,可以内置酒杯,十分实用。最有趣的是,猪身的8幅漆画描绘了楚国贵族从狩猎到宴饮的整个过程,生动反映了楚国宴饮文化。

银釦金银箔贴饰云气鸟兽人物纹漆奁是西汉时期的漆器精品。它来自江苏扬州,圆形的大盒子里装着形状各异的小盒子。这些盒子是做什么用的呢?从文物背后展墙上放大的《女史箴图》画面中便能找到答案。图中的贵族女子正在对镜梳妆,面前摆放着打开的妆奁盒和各种小盒子,有的装胭脂水粉,有的装眉笔唇刷。文物与古画相映,令人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2000多年前美人化妆的场景。

江苏南京将军山出土的明代镶红宝石金冠精美绝伦,层层叠叠的祥云纹“花瓣”组合成一朵盛开的莲花,“花心”上方镶嵌着一颗晶莹闪亮的红宝石,更显雍容华贵。如此华丽的金冠戴在美人头上是什么样子呢?展墙上印着元代张渥《九歌图》,图中女神湘君头上戴着类似的金冠,风采动人。

“土火之艺”单元展示了各种精美的陶瓷器,展品背后的弧形墙面上装饰着一幅长卷,内容为清代王致诚《陶冶图卷》,细致描绘了工匠制坯、画坯到上釉、烧制的全过程,让观众了解陶瓷精品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此次展览也如一幅长卷,徐徐铺展出长江文明的魅力。

停工四周后 扎波罗热核电站外部受损电路修复工作重启

2025-10-19

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影响扩大 核安局、法院大量员工被迫休假

2025-10-19

特稿丨迎风搏浪 勇毅前行——推动世界经济不断前行的“中国引擎”

2025-10-19

全球产供链安全稳定需要共同维护(钟声)

2025-10-19

共话中国经济新机遇|专访:只要走进中国,就能切身体会到这个国家的巨大发展成就——访葡萄牙经济兼国土融合部长阿尔梅达

2025-10-19

专访丨中国减贫成就为全球妇女赋权提供绝佳范本——访联合国妇女署阿拉伯国家区域主任杜赖德

2025-10-19

李家超:全國勞動模範和大國工匠代表團下周訪港

2025-10-19

(有片 多圖) 中環商廈棚架火光熊熊 消防員將火警升為三級

2025-10-19

350位來自各行各業勞動模範獲嘉獎

2025-10-19

抗戰歷史圖片巡展港大開幕 191張珍貴照片再現全民族抗戰壯闊歷程

2025-10-19

基孔肯雅熱│新增兩宗輸入個案 男女患者分別曾到佛山及清遠

2025-10-19

抗戰歷史圖片巡展開幕 24名抗戰將領後代代領紀念章

2025-10-19

周一鳴:今年首8個月青少年涉刑事案被捕人數跌一成 涉毒品和非禮案上升

2025-10-19

男童干擾港鐵車門關上 拖累全車乘客落車 港鐵譴責及報警

2025-10-19

善學慈善基金舉辦慈善晚宴 關注青少年精神健康

2025-10-19

中環華懋大廈烈焰焚棚架釀三級大火 黑煙沖天4人不適送院

2025-10-19

郑丽文当选中国国民党主席

2025-10-19

(有片) 大角咀海面女子載浮載沉 昏迷送院搶救不治

2025-10-18

中大:楊振寧學術資料館在線系統已開放公眾學者研究人員瀏覽

2025-10-18

(有片)匯見論壇|餐飲業的十字路口:本地結業潮與內地品牌新勢力

2025-10-18

楊振寧的香港情緣

2025-10-18

党员干部齐动员 全力抢收保归仓——甘肃庆阳干群齐心协力做好粮食和农业生产工作

2025-10-18

湖南省“十四五”化学农药减量化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深化农药减量增效 加快农业绿色发展

2025-10-18

云南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30.2万公里

2025-10-18

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座谈会在黑龙江哈尔滨举行

2025-10-18

甘肃省农科院举办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对接会

2025-10-18

300余项优质乡村闲置资产推介“揽客” 大连市近郊文旅项目成投资新宠

2025-10-18

十五运会丨“全运会赛场‘黑马’太多,太难打了!”

2025-10-18

天文台:熱帶氣旋及季候風共同影響 下周中期市區跌至20度

2025-10-18

陳美寶冀增粵車南下名額 惟需考慮用家體驗、接待能力及車位配套

2025-10-18

香港科學院沉痛哀悼楊振寧 讚揚開創研究粒子物理學影響深遠

2025-10-18

謝展寰:明年成立「一帶一路」可持續綠色發展培訓中心 促進技術交流和成果轉移

2025-10-18

2025全国体育文化宣传推广活动走进海南校园

2025-10-18

延长停火在谈,巴阿边境又传爆炸声

2025-10-18

特朗普军事施压委内瑞拉 美议员强调战争须经国会授权

2025-10-18

日本维新会退出在野党阵营共选首相的协商

202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