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要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未来五年,区域协调发展这盘棋怎么下?
总台央视记者 徐卓阳:有一盘大棋,影响着你我的未来。产业链挪移、新城市崛起、三线小城迎来大机遇……它关联着你的公司选址、事业安家、人生规划……这就是“十五五”期间的“区域协调发展”。未来五年,这盘大棋将会如何改变你我的生活?

先说重大战略,上图这些都是国家的顶层设计,对应不同的目标任务。有的要解决发展差距;有的要打造发展的增长极;还有的是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十五五”规划建议中,一个新的关键词闪亮登场——战略与战略之间要发挥“叠加效应”。比如重庆既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又是成渝双城经济圈战略的一部分,同时还是西部大开发的重镇。一个重庆,横跨三个重大战略,今后各个战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以前给各地的题目是:“你们县GDP增速如何?”从现在起考题升级:“请论述,在严守生态红线的前提下,你市如何融入国家重大战略,并与周边地区协同发展,同时实现高质量的城镇化?”这个相当考验市长县长们的大脑“CPU”。

战略定了,再看看国土空间。上图是五年前绘制的“城镇化空间格局示意图”,包括我国重点布局的五个区域重大战略、“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还有19个国家级城市群,这些都要做到2035年。经过前面五年的奋斗,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已经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三大核心动力源,“十五五”要给这三台“发动机”加装“涡轮增压系统”,实现更大的带动力。除了这三个城市群,“十五五”规划建议还明确提到两个地名值得大家重点关注,雄安新区和成渝都市圈。《建议》指出,雄安将成为高标准高质量现代化城市的标杆,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发展能级也会继续提升,周边县市都会受益。

未来五年,我们可能会觉得自己的创业发展空间越来越大,因为国家政策会统筹推进区域联动融合发展。城市群、都市圈不但“连接”,还要“共生”;不但“硬联通”,还要“软协同”。我们会看到很多跨区域跨流域的大通道建设不是简单修路,而是重塑我们的经济地理格局。比如沪渝蓉沿江高铁,“十五五”期间将全线通车,贯通长江经济带,连接长三角、长江中游、成渝三大城市群,5个多小时就能从上海到重庆,这样,上海的研发企业就不一定非要把生产基地设在周边,也可以设到土地、人力成本更划算的湖北、四川等地。在大城市打拼的人们说不定也能回家发展了,因为产业去哪人就去哪;人在哪,公共服务就配套到哪。除了打通公路、铁路、航路,还要打通信息路、算力路、能源路,更要打通相关区域在税收、监管、执法、公共服务等很多标准上的协同路、规则路。届时,广阔天地既在远方,也在眼前,因为远方不再远,眼前无限大。